2010年6月30日,人民网、四川新闻网上均出现了一篇名为《创新培育英才,开放服务社会》的报道,报道称:“不见‘象牙高塔’的围墙,只见开放的校园、轰鸣的机床和巨大的教学型工厂。没有闭门造车的教学,只有尖端的师资、前沿的技术和紧密的校企合作。这里既是装备产业的高技能人才摇篮,也是共建共享的社会服务平台。这便是我省职教产学研结合发展的优秀典范——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此篇报道源自6月29日的《四川日报》,全文内容如下:
创新培育英才 开放服务社会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发展的高职样本
从成都向西北驱车一小时,便来到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城市德阳。在这片奋进不息的土地上,以二重、东汽、东电为龙头,密布着1400余家重装及配套企业。我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之一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便坐落于重装之城腹地。
50余年来,学院与企业携手共进,肩负着光荣的教育重任。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化,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体制、机制、模式创新,不断取得人才培养佳绩,并以开放的姿态主动服务社会,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发展之路,树立了高职办学的优秀典范。
创新共建体制,打造共享服务平台
学院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工科高职教育只有融入社会环境,才能赢得发展空间、育出合格人才。在不懈的创新实践中,学院确立了“共建共享”的办学思路,逐步打破与行业、地方的隔阂,将自身建成一个面向社会、整合资源的开放平台;产业集群企业、职业院校等机构既是其参与者,也是其服务对象;人才培养、技能培训、课题科研、技术支持、项目孵化等产学研合作便能有效展开;而院校的社会内涵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学院被纳入省、市产业规划;企业纷纷与之结为战略伙伴,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得益于部、省、市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学院已建成国家综合性职教实训基地、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四川省机械工业数控、焊接、计算机应用与培训中心以及德阳市机械制造业技术研究中心等,拥有2万余平米的实训实验场地和价值近9000万元的各类机械加工、检测设备。这一平台已具备了一流的基础条件和完善的服务能力,并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
坚持高职定位,培养优秀技能人才
工程学院将培养人才作为服务社会的第一要务,长期坚持高职定位:依靠政府主导,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规划对接;依靠行业引领,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依靠企业参与,实现教学内容更新与技术进步动态对接。校企联手打造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有效实施了“两条主线”系统培养,切实保障了人才质量。
正如学院副院长杨跃所指出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且相互融通,学生才可能持续发展。”学院“双证制”毕业生以“高素质、高技能、零适应”而闻名业界,就业率连年超过98%,亮点频出:为二重八万吨大型模锻压机项目开设模锻专业,为东汽核电风电焊接项目组织焊接强化班,为东汽灾后重建提前培养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技能人才,为申蓉汽车开办定向班等。某国防科研单位在此招聘学生后,第二年便破格确定学院为系统外唯一人才基地。有广东企业进口顶级模具设备后找不到操作工,一调查竟发现学院早已用此设备进行实训,便立即上门要人。沿海不少中小企业家甚至不远千里将子女送来就读,以求培养出技术、理论兼备的未来管理者。
另一方面,学院也为企业员工准备了“回炉”延伸培训,近年来组织机械、电气、软件等各类转岗技能培训近30余次,其中核电项目还被纳入四川省“天府英才”计划;加上各类企业普工、贫困家庭子女免费职业培训等,共惠及3万余人次。此外,学院还为全国职业院校培训了500余名教师。
结合生产实训,校企共赢持续发展
工科实训设备昂贵、材料消耗量大,成本很高。工程学院依托平台建设,深挖校企合作,将产品订单融入实训,将实际生产融入教学,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进度和技能水平,安排他们在实训中投入生产,通过加工各类典型零件,逐步熟悉“真设备、真产品、真环境”。这样将消耗性实训变为生产性实训,既达到了绝佳的教学效果,又创造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而对企业来说,这样既减轻了一线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保障了人才质量,无疑是共赢之举。学院长期与多家企业保持稳定的生产供应合作,实习基地去年仅加工费就收入2000余万元。德阳某机电企业急需一批进口零件,如向国外购买需等上1个月、花费近10万元,而机电系仅用1天半就制作完成,花费不到1万元。实习工厂主动对一部分型号的汽轮机导叶片工艺头加工工艺做了改进和创新,极大提高了效率,受到企业高度赞赏。像这样发挥优势、服务企业的“工学结合”事例不胜枚举,学院不断赢得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产学研建设不断落到实处。
跟进企业需求,学研一体成果丰硕
在校企合作中,工程学院紧密跟进企业需求,开展针对性应用型科研。学研一体的课题往往就是企业的生产课题,一线的教师、工程师紧密沟通,研究直接服务于生产。“科研成果的终点不是仓库,而是车间。”学院副院长李登万介绍说,“我们的研究往往今天完成,明天就能应用到生产。”
毕业于工程学院的东汽叶片分厂技术科长钟成明是一名青年数控专家,他作为校企共建的工模具研究所所长,与工厂技术骨干、学院教师一道完成了12项技术攻关,取得8项国家专利。其中,枞树形转子轮槽铣刀、可转位玉米铣刀等刀具及数控套料钻刀垫的国产化,为企业每年节省数千万元外汇;数控磨床砂轮误差修正软件、大型叶片型面六轴砂带磨床等的研制成功,也为制造关键设备、提升国内工艺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学院已顺利完成了“切削液对工件材料的影响及应对”和“多轴、多通道数控加工技术”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拓展服务空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工程学院以“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的主动服务机制,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空间。针对当地大量中小企业欠缺研发和技术支持的现状,学院派出骨干教师给予帮助,解决了他们“有操作工人、无技术团队”的难题,促进了装备配套企业的行业协作能力。据机电系数控教研室主任周奎介绍,学院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项目的工艺设计、程序编制及产品试制,包括中航集团的某新型飞机发动机叶栅、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某新型飞行器涡轮、东汽某核电产品检验样板等。据统计,学院服务过的单位已达400余家。
展望未来,学院领导谈到了“德阳重装产学研示范园区”的美好规划:在德阳市政府及高新区管委会指导下,这一占地450余亩的园区,将引进技术密集型企业,多功能服务,多层次融合,既有人才培养,又有科研提升,既有加工生产,又有产业孵化……园区将成为学院产学研平台进一步升级的方向,并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更强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结语】
“5·12”震后,学院组织突击队从废墟中为东汽抢修出50多套设备,仅用14天就帮助叶片分厂在院内实训基地恢复了生产,这一事迹已被传为校企合作佳话。在不断的开放、合作、交融中,学院与企业结下了手足情谊。“如果将德阳比作重装‘硅谷’,那我们就要像斯坦福大学服务高科技企业一样,服务装备制造企业。”学院院长司徒渝表示,“我们将坚持产学研发展,跟进产业调整的步伐,提供企业需要的人才,以更好的成绩来服务社会、回报国家。”
.
.